“老乡,现在浇地用水顺利吗?”
“技术人员会定期检修,现在用水可顺畅了,再也不担心停水了……”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砖桥村村民张某高兴地说道。
这一切的变化,还要从此前召陵区纪委监委干部的一次走访说起。“浇地的机井总是不出水,村干部说修但一直没动静,再拖下去庄稼可咋活?”正值春耕关键期,村内3口农田机井因设备损坏、管道淤堵无法出水,200余亩农田面临“干渴”,村民心急如焚。
接到群众诉求后,该区纪委监委迅速启动“民生问题直通车”机制,第四纪检监察室联合派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成立督查组,直插田间地头核实情况。督查发现,村“两委”虽多次上报机井故障问题,但因镇农办与维修公司衔接不畅,导致检修“卡壳”。
“农田灌溉是群众最急最忧的事,决不允许推诿扯皮!”该区纪委监委立即向青年镇党委下发了《整改督办函》,明确要求1日内制定解决方案、3日内完成检修。同时,全程跟进监督检修、清淤进度,每日向村民通报进展,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3月3日,随着最后一台水泵调试成功,汩汩清水涌入麦田。“机井出水了!今年收成有指望了!”村民们围着焕然一新的机井连连称赞。
该区纪委监委以解决此问题为契机,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成立检查组,对全区6069眼灌溉机井供水保障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检查各村机井设备是否能够正常抽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确保问题发现及时、隐患排查彻底。截至目前,共检修机井12眼、疏通沟渠8公里,并建立“村级报修—镇级响应—纪委监督”的长效管护机制。
“清淤通水解民忧”是该区纪委监委落实清廉召陵建设召陵实践、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个缩影。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从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主攻方向,拓宽联系服务群众渠道,畅通反映诉求途径,一步一个脚印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把暖民心的事办细,把顺民意的事办好,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雷舒淇 田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