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严峻考验,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纪检监察干部强化督战助战,坚持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就近转岗、逆行而上,既当“监督员”又当“战斗员”, 用实际行动践行纪检监察人的初心和使命。
“对你们的亏欠,我以后再还!”
“需派你到集中隔离点开展驻点工作,请一个小时内到位。”4月16日上午,正督导核酸检测情况的冯学民又接到了新任务。而此刻,他的妻子刚刚预约大夫,准备住院做手术;母亲刚做过腰椎手术,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但经过深思熟虑,冯学民毅然回答:“我准时到岗。”
简单收拾行李,冯学民赶到隔离点,便一头扎进工作中。看着被隔离人员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和流调记录,他逐一仔细核实,确保精准无误。连续两个昼夜的“疲劳作战”,已经让他的嗓子说不出话来,脚面也开始浮肿,可他已顾不上这些。作为驻点监督,消毒消杀、物资配备、信息登记、数据报送、安全保障、心理疏导、生活保障,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到事无巨细。
“我马上就要手术了,你不要担心,自己注意身体。”手术前夕,妻子打来电话。他深感愧疚,只能安慰道:“你照顾好自己。” 挂断电话,冯学民忍不住哽咽:“对你们的亏欠,我以后再还!”
“人在阵地在!”
3月28日清晨,邓冰洋一到隔离点,就火速投入到工作中。这个隔离点既有密接者、次密接者、也有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漯人员、红码人员,其中不乏老人、孩子,邓冰洋逐一详细记录,并向工作人员交代注意事项。
30日清晨,接到新任务,邓冰洋又“转战”到另一个隔离点。这里的清洁区只有4个小房间,除了医护人员使用外,已没有多余地方让驻点工作人员工作休息。为方便开展工作,邓冰洋和驻点工作人员协调了一间活动板房,从门卫和附近商店处借了几把凳子,便组建起临时办公室,累了就在凳子上休息会。
隔离点临时党支部成立,邓冰洋被推选为纪律委员。针对督导检查暴露出的问题,邓冰洋逐条记录,逐项对账销号,及时监督整改落实,协调联动解决问题。为减轻隔离点工作人员的负担,邓冰洋主动担任起数据统计员、联络员、汇报员的职责,有时还化身“心理医生”,陪隔离人员聊天解闷。“人在阵地在!”邓冰洋一直默默告诉自己。
“多重身份” 担起“多重使命”
疫情期间,何龙龙常常多重角色集一身。他是监督员,他配合驻点负责人制定“八个一”工作制度,用责任和担当筑牢防疫“安全网”。他是战斗员,他在隔离点率先实行清单化、制度化管理,率先成立临时党支部,建立7个微信群,创新服务措施,对隔离人员的合理诉求第一时间解决。
3月29日晚,何龙龙连夜写了一封致敬信,送到了隔离点每位工作人员手中,与大家互相鼓励,并肩战斗;医务人员孔淑丹不能回家给父亲过生日,他就联系外围工作人员帮忙为其父亲送上慰问品和生日蛋糕。在这里,他不仅是“战友”,还是“亲人”。
他是正能量的传播员和思想情绪稳控员。他写下《致隔离点家人们的一封信》,积极引导隔离人员中的老师和党员干部,帮忙做好隔离人员的情绪安抚工作,赢得了大家一致好评。(曲从俊 孟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