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纪检监察一切工作,坚决扛牢“两个维护”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坚持“三个对标”开创新局,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即日起,市纪委监委网站和“清风焦作”微信公众号推出“回眸·砥砺奋进2024”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老有所养,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百姓福祉,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2024年,武陟县纪委监委紧盯养老服务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以办案为引领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动职能部门压实责任、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养老”变“享老”。
重拳纠治养老“顽瘴痼疾”
该县纪委监委紧盯养老惠民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方面开展专项监督,全面收集梳理养老服务领域问题线索,坚持监督与办案贯通融合、同向发力,狠抓重点强化整治。
武陟县纪检监察干部在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查看食品采购票据。(田刘颖 摄)
2024年5月,该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在某乡敬老院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该院生活物资用量与往年同期比较相差较大。该县纪委监委马上成立核查组,通过调取运营经费清单数据、实地走访入住特困人员,迅速查实该敬老院挤占特困供养对象生活费问题,最终该敬老院负责人受到严肃处理。
以办理此案为契机,该县纪委监委举一反三,整合“室组地”人员力量,联合审计、财政等部门,通过明察暗访、实地走访、核查凭证等方式,对全县11所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挤占挪用特困供养对象生活费、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同时,该县纪委监委拓宽问题线索来源,对巡视巡察、专项整治、信访举报等养老服务领域问题线索进行起底排查,进一步畅通“信访网电”举报平台,共查处风腐问题51个,党纪政务处分25人,组织处理63人,以强力监督助推养老服务领域风清气正。
做深做实以案促改促治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施策、源头治理,把专项整治与建章立制紧密结合,聚焦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的财务管理不严、供餐标准不高、人员服务不到位等漏洞和不足,针对性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民政部门动真碰硬排查问题,不折不扣狠抓整改。县民政局靶向发力、边查边改,发现并整改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未交生活费涉嫌挤占挪用问题5条、财务管理问题44条、机构管理问题16条,全县补缴挤占挪用特困供养对象生活费20.16万元。
武陟县纪检监察干部走访入住老人了解养老服务机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陈啸虎 摄)
在此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会同民政部门专题研究,健全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敬老院规范化管理相关制度的通知》《乡镇敬老院财务管理办法》《特困供养机构规范化管理相关规定》等制度机制14项,全县养老服务机构人员管理、食品采购、餐谱制定、环境卫生、资金使用等方面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查处一案、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不断放大。入住老人真切感受到,饭菜质量变好了,居住环境更优了,家的味道更浓了。
开门整治答好“民生答卷”
“家里卫生间淋浴处和马桶旁都装了防滑扶手,不用再担心滑倒了。”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龙源街道龙源村实地走访时,困难老人孙大娘高兴地介绍起适老化改造带来的便利。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特殊困难老人居家养老难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民政局持续关注特殊困难老年群体,进行适老化、智能化改造,共投入资金132.8万元,升级改造困难家庭356户,困难老年人生活安全性、舒适性得到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县纪委监委驻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紧盯资金流向跟进监督,持续跟踪问效,推动民政部门严格落实监管责任,保障了项目的公平公开、廉洁高效。
高质开展适老化改造服务,是该县加大养老服务领域民生实事办理的一个缩影。2024年4月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坚持“开门整治”,通过班子成员“包联下沉”、走访调研等方式,督促县民政局延伸服务触角、创新方式方法,围绕群众养老所需所盼,持续推进民生实事落实落地。
武陟县谢旗营镇区域养老中心为老人精心准备“暖心重阳宴”。
民以食为天,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题是优化养老服务的关键。该县纪委监委通过“组组会商”推动县民政局建设运营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老年餐桌,探索实践“乡镇+街道+村+小区”四级助餐服务体系。同时,全面开展“协作区+巡察”“协作区+审计”等贯通协作监督模式,对全县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开展“嵌入式”监督,精准发现人财物方面问题漏洞,通过制发提醒函、催办单等督促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运营老年助餐服务场所95个,村级慈善幸福院168所,惠及老人4.2万余人,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养老不出村就能“食”无忧,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焦点,就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重点。”该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彭亚辉表示,下一步,武陟县纪委监委将紧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惩治“蝇贪蚁腐”,以更加精准有效的监督保障民生福祉、回应群众期盼,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