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山阳区:技术赋能破题“三资”监管
2025-07-04 11:08 来源: 河南日报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焦作市山阳区中星街道李贵作村村委会大院内,挂在墙上的“广大群众要记好,以后缴费‘一码扫’”的红色条幅格外显眼。“‘码上缴’的村社集体资金监管新模式,让村民扫码缴费成了‘行动自觉’,更守好了村集体‘钱袋子’。”村里报账员庞林娟竖起了大拇指。

五六公里外的新城街道墙南村村委会办事大厅,印章管理员王艳玲核实村民杨宝琴为其父亲填写好的高龄津贴申请表后,发起了线上用章申请。“‘智慧云章’分分钟在申请表上盖上了村委会印章,效率杠杠的。”

农村“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监督的重点。山阳区纪委监委深化技术赋能,推广农村(社区)群众缴费“码上缴”,做实“智慧云章”全生命周期管理,积极对接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实现“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机器监管代替人力盯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数字化支撑。

一村一码

便捷支付守好“钱袋”

干了一年有余的报账员,庞林娟内心发生了巨大转变,从起初的压力重重,到如今的信心满满。

去年4月,该村原村委委员、报账员杨某某通过“收款收据不上交,集体资金不入账”的方式挪用集体资金。事发后,庞林娟临危受命,“全村4000多人暗暗盯着,压力可想而知。”庞林娟回忆道,“每收到一笔款项,我都及时开具票据,并第一时间跑到银行转到村里的对公账户。”

“以前村民、租户习惯交现金或者直接转账到报账员微信上,忙起来晚几天交账也是有的。”中星街道纪工委书记郭荣歌坦言,无论是现金收款还是转账到个人微信的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

发现一个问题,查处一批案件,规范一个领域。山阳区纪委监委深挖问题症结,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同题共答,积极搭建数字化支付平台,创新提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基本账户收款二维码”,在全区推广“码上缴”村社集体资金监管新模式。

群众动动指尖,就可以向村集体账户扫码缴费。“减少了逐户上门收取的人工成本和去银行柜台办业务的次数,不仅降低了廉政风险,还减轻了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了技术支撑作保障,庞林娟干起工作信心倍增。

截至目前,全区19个村、35个社区已实现二维码收付全覆盖,共收付款项5910余笔,资金331万元,给群众亮出“明白账”的同时,也给农村小微权力戴上“金箍”。

一枚“云章”

小微权力有“章”可循

小小一枚村级公章,既涉及规范基层行权,也关乎百姓切身利益。

“以前村民能否盖到章,既看运气,也看关系。”新城街道纪工委书记崔芬芬介绍,作为涉农街道,“人情章”“糊涂章”“空白章”等用章乱象屡禁不绝,一些村干部为牟取私利,随意盖章,导致集体资源被低价出租、资产被非法侵占等问题时有发生。

如何规范管理、精准监督?

山阳区纪委监委积极学习借鉴,主动探索研究,于今年年初在新城街道办事处试点应用“智慧云章”系统,以科技赋能破解基层监督难题,为公章管理装上“智慧锁”。

“智慧云章”每一次使用,需要用章的村民在村委会与印章管理员对接发起用章申请,根据分级审批要求,相关审核人员通过手机APP进行审批,审批完成便可实现远程盖章。设备自带的摄像头会将盖章材料、用印申请人和审批人、时间、次数等信息通过拍照上传至云端储存,实现“事前可控制、事中可追溯、事后可倒查”,大大提升安全性与效率。

“有了‘智慧云章’,老百姓办事方便了,不用再跑冤枉路。”村民杨宝琴满意地说。

截至目前,“智慧云章”累计完成线上用章审批备案3242项,用印数量9950次,有效解决群众多头跑、反复找等问题,实现便民服务与行政效率“双提升”。

山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智慧云章”的使用,减少了因村级用章不规范引发的群众信访事件,从源头减少了基层乱盖章带来的矛盾隐患,真正实现数智赋能下的监管不再“慌章”。

数字驱动

闭环“三资”监督路径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关系到民生,连着民心。

实践中,山阳区纪委监委注重推动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贯通协同、监督与监管协调联动,深挖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不足,依托信息化技术、科技化手段、大数据管理,推动建章立制,构建常态长效机制,有效破解基层难题,提升治理效能。

“码上缴”既保证了集体资金监管全程留痕、可追溯,又避免了由个人代收容易出现的坐收坐支、截留挪用等风险。此项工作做法得到上级肯定并在全市推广。“智慧云章”实现了公章从“人控”到“智控”的变迁,成为资源资产规范管理的支点,目前全区村(居)逐步启用“智慧云章”应用系统,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督治理效能,确保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不仅如此,山阳区还积极对接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进资金、资产、资源一网统管,盘活集体资产、促进集体增收,有效遏制农村小微权力腐败。

如今,搬上“云端”的一笔资金、一枚公章、一块土地,在数字之光下再无阴影可藏。技术赋能的核心,终是还权于民、赋能于村。

“以前村集体的钱和东西是怎么管理的,大伙心里没有底。现在就不一样了,村民清楚地知道每一笔钱的去向、每一份资产的变动,心里踏实多了。”辖区群众笑着说起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

“我们将围绕群众关注重点,继续深化数字技术和监督业务的融合,有效遏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乱象,确保农村集体‘家产’底子清、数字明,用心用情守好乡村振兴的‘钱袋子’。”山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璩敬东表示。


张静 张杰

来源:河南日报

  • Copyright 2014-2017 www.jzjj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共焦作市纪委、焦作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79号
  • 豫ICP备09040060号-1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