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清廉鹤壁”征文大赛由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共同举办,围绕清廉鹤壁建设主题,以散文、诗歌、小说等题材,讲述鹤壁廉洁故事,传递反腐正能量。大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经过三轮专家评委评审,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52名。
为用好大赛成果,传播优秀廉洁文化,让清风廉韵传向千家万户,大力弘扬崇廉拒腐社会新风尚,现将部分获奖作品进行展示,敬请关注。
抓好廉洁教育应注意的几个现象
田连波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国家生死存亡,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坚定意志,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强决心,持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心民心更加凝聚,党在自我革命的锻造中更加坚强。
如何才能持久性地巩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果,我认为,加强日常廉洁教育是关键。为此,就应当注意并有针对性加以纠止的几个现象,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躺平不为现象。近几年,“躺平”成为网络上一个高频使用的词汇,而这种现象也多发在各类公职人员身上,“反正也不追求升职加薪,自在一天是一天”“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无错”“年龄也大了、熬着退休就行了”……在诸如此类所谓的理由加持下,“只表态、无表现”“见到工作两手一摊、遇到问题两眼一黑”“说了当做了、做了当做成了”等躺平不为现象,在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不同年龄的公职人员中屡见不鲜,甚至还被个别人所称颂,错误的标榜为悟得透、看得开。归根结底,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一部分人的核心价值观错位,担当作为的责任意识缺失。这种现象危害极大,阻碍了发展、伤害了民心、败坏了风气,为此,要针对此种现象旗帜鲜明的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让具有躺平现象的人员无处遁形、无地自容,促使他们动起来、站起来、干起来。
好人主义现象。现实中,好人主义主要表现在部分同志奉行谁也不招、谁也不惹的处世哲学,擅长“吹喇叭”,热衷“抬轿子”,遇事不问是非曲直、只求相安无事,不讲原则讲圆滑,面对矛盾绕着走,对个别错误言行、不良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宁可留隐患也不做“恶人”。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好人主义的实质是“害人主义”,一味“你好我好”,最终谁也不好。有问题不指出,有过错不批评,任由事情在错误道路上渐行渐远,任由一些同志在错误泥潭里越陷越深,不仅对自己、对同志严重不负责任,而且败坏风气、贻误事业。好人主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盛行的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给自己留后路。思想上形成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的思维定式,担心得罪人以后,待自己时运不济别人会秋后算账、落井下石。二是怕引火烧身。由于自身底气不足,怕批评或监督别人时候,对方揭自己的短、亮自己的丑而自取其辱,干脆明哲保身。因此,要坚决纠止个别人“把圆滑当本事”的处世之道,使巧言令色者的所谓“好人缘”“高情商”没有市场,努力涵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浩然正气。
置身事外现象。主要表现在个别同志在思想上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片面的认为是党组织、领导干部和执纪监督专业部门的事情,日常习惯于按照做好上级和相关部门安排的规定动作,对自己履行职责范围内的专业监督责任主动性不强,对廉洁风险隐患辨识度不高。从企业来讲,要全面梳理排查各专业领域存在的廉洁风险隐患和工作短板,有针对性的制定消除、防范风险的措施,建立务实管用的动态风险调整和常态工作监督机制,在公司上下形成常抓不懈、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廉”的旁观者,想要建成一个源净流清的政治生态环境,哪一方面的积极性都应发挥起来。一是机关部室可以通过创建清廉机关,纠治“怕、慢、假、懒、乱”等“机关病”,做好清正廉洁的表率;二是职能部门可以创建清廉学堂,坚持显性清廉教育与隐性清廉教育相统一,营造良好廉洁教育生态;三是推动基层单位创建清廉所站,盯紧盯牢小微权力,廓清影响基层职工服务效能的“雾霾”,回归服务社会的公益本位;四是大力倡导创建清廉家庭,遏制“后院腐败”,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着力清除潜在的腐败“病毒”,改良滋养杂草病树的旧土壤,汇聚起全公司共建廉洁、共享廉洁的合力,形成弘扬新风正气的良好政治生态。
上传丨陈莹莹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