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迎全会·巡礼2024②丨淇县:“纪巡审”贯通融合让监督更精准

发布日期:2025-01-21    来源:清风鹤壁   

2024年以来,淇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和审计监督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纪巡审”特有优势,推动形成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协同作战的监督体系,切实增强正风肃纪反腐工作合力,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供坚实保障。

信息同共享 提升监督效能

推进“纪巡审”联动监督,三方共享互通信息是关键。该县纪委监委、县委巡察办、县审计局配套制定“同步式”“接力式”联动监督方案,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涵盖党员干部基本信息、纪律处分情况、巡察发现问题、审计结果等内容,推动各项监督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成果共享。

“对于省社保中心下发的疑点数据你们是如何开展核查的?这几笔违规领取的养老金有没有收回?”该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到县人社局、县社保分中心等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此前,该县在县委巡察期间发现社保基金管理领域中存在把关不严、发放不规范等问题,县纪委监委联合审计部门对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情况进行审查,深入排查身份存疑疑点数据,全力追回社保基金。

一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统筹巡察、审计等监督力量,会同13家主责部门,健全“双专班”“双移送”、领导包案等制度,全面起底和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353个,解决群众身边风腐问题357个。

部门同协作 精准执纪问责

此前,针对淇县庙口镇原本庙村两委未按时收取化工厂承包费,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问题,庙口镇纪委严格执纪,对该村相关村干部给予处分。这是该县纪委监委“纪巡审”联动监督“三资”管理的生动实践。   

“协作、协助、协同”是提升监督效率的基础,要把贯通协同理念贯穿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该县纪委监委围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经济合同不规范等问题,联合审计等部门组成专项监督检查组,通过谈话了解、查阅资料和翻阅票据凭证等方式,强化对村(社区)“三资”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将“纪巡审”与数据监督、群众监督深入结合,对重点村(社区)适时开展提级监督、交叉监督、联合监督,共发现固定资产未入库、合同超长期、公款私存等3大类10小项问题。

针对发现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巡察办、县审计局挑选业务骨干组建整改评估工作检查组,建立17项重点领域工作台账,通过实行巡察下沉查、专班重点查、监督常态查,切实解决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截至目前,共深入村(社区)开展监督检查50余次,移交问题线索7条,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份。

成果同运用 解决急难愁盼

“针对小河口村供水管网年久失修等问题,我们以此为契机,联合县纪委监委紧盯破损维修率较高等供水工程薄弱环节,争取上级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资金;联合审计部门严格审查专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保障每一笔资金专款专用……”近日,在“纪巡审”联席会上,县委巡察组介绍联动监督成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让监督的“放大镜”更加聚焦,让联动的目标更加精确。纪检监察监督聚焦党纪政风,从严查扶贫领域虚报冒领,到彻查民生工程中的吃拿卡要,斩断侵害群众利益的“黑手”;巡察监督深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痛点,进驻基层一线“望闻问切”;审计监督依托专业优势,从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的拨付,到医保基金的收支合规,算好民生“经济账”。  

纪检监察监督“日常体检”、巡察监督“政治体检”、审计监督“经济体检”的有机结合、互相补位,有效提高发现问题线索质效,实现结果运用最大化。三方同步进驻,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精准定位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堵点,推动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的目标,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5年,淇县纪委监委将立足职能职责,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监督质效,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径,确保联合监督常态长效,实现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淇县纪委监委 王鑫)


上传|康文奇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