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迎全会·巡礼2024⑤丨鹤山区:做实基层监督 规范基层“微权力”

发布日期:2025-01-23    来源:清风鹤壁   

为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活力,鹤山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以基层“小微权力”规范有序运行充分激发“神经末梢”活力。

协同联动做实基层监督

“农村‘小微权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既能让群众放心,也能让我们安心。”近日,鹤山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鹤壁集镇王马庄村走访时,该村两委干部说道。

为织密村级“小微权力”监督网,该区纪委监委构建“区乡村”三级监督体系,在辖区79个村(社区)选派廉情监督员,聚焦“三资”管理、政策落实、项目建设等监督重点,通过日常监督、专项整治等方式,严查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权力运行等方面的“微腐败”。

针对基层力量薄弱、监督触角不深等问题,通过“老带新、强带弱、一带多”的方式整合监督力量,探索建立交叉检查、定向“回头看”等监督体系,加强纪检监察室的牵头组织作用,帮助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更好发挥宣传员、监督员、联络员、示范员作用,着力解决“上热中温下冷”问题,切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系统施治加强“三资”管理

“目前村集体资产是如何管理的?正在推进的重点项目有哪些?”村集体“三资”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易发多发地带。

该区纪委监委以村级财务报表、记账凭证、会议记录、村集体经济合同等为抓手,利用区级抽查、乡镇自查、会计事务所专业查等多种措施共同发力,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重点查看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登记是否精准,相关惠民政策落实是否到位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建立台账,逐条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督促对账销号、见底清零。截至目前,共发现村集体经济合同不规范等“三资”管理问题258个,均已全部整改到位。

该区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开展问题线索筛查,拓宽线索来源;起底近年来“蝇贪蚁腐”案件,深挖背后腐败和作风问题;对典型案例从严处理并通报曝光,充分发挥震慑作用。同时,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深入剖析案件背后成因,向相关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限期整改、举一反三,及时堵塞漏洞,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数字赋能提升监督质效

“以前可没现在这么方便,都要先拿审批条才能盖章。现在有了智能印章系统,由村、乡两级线上审核,不仅方便快捷,对我们村干部来说,也多了一层‘保护’。”鹤山区姬家山乡娄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感慨道。

为持续强化基层监督,该区纪委监委紧盯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存在的财务管理不规范、议事决策不合规、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创新“小微权力”监督手段,在全区村(社区)推行“智慧印章”系统,通过APP网上盖章审批、印章解锁、用章记录等功能,实现全区乡镇行政村用章数字化监督全覆盖,从源头杜绝人情章、空白章等违规用章行为发生,实现基层小微权力“审、用、管、督”一体化闭环式管理。

“小微权力”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下一步,鹤山区纪委监委将持续强化基层监督力度,主动发力、靠前监督,破解监督“最后一公里”难题,不断提升基层监督质效。(鹤山区纪委监委 董亚鑫)


上传|康文奇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