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运维情况怎么样?是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出水水质监测数据是否达标,有没有建立相关台账?”
枯河河道发源于郑州市上街区,流经荥阳市,从惠济区汇入黄河。近期,郑州市纪委监委会同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成立检查组,对枯河河道污染整治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部分排污口水质排放不达标、清理河道淤泥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现场反馈、督促整改。
保护黄河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河南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开展涉水领域专项监督,加强内外贯通协同,提升监督质效,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母亲河。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发力,不断完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有机融合、一体落实。
“省纪委监委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运用‘条上领’‘块上抓’监督工作机制,牵头部门抓好方案制定、部署推动、责任分工等工作,做到‘条上领’,配合落实部门督促联系地区、联系领域高质量完成各类专项监督治理任务,做到‘块上抓’,实现条块结合。”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介绍。
洛阳,是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该市纪委监委成立由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涉水领域专项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把县、乡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推动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情况作为专项监督重点,督促当地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共同谋划、一体落实,实现保护和发展共同推进。
促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贯通发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妥善运用“室组地巡”沟通协作、考核评价等6项工作机制,在决策部署、力量整合、措施运用、成果共享上更加协同高效。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防范和纠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不严不实……”日前,新乡市委第八巡察组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察及延伸单位反馈主要问题。
黄河流经新乡170公里,流域面积4100平方公里。今年3月至5月,新乡市纪委监委对各县(市、区)、市发改委等14家市直单位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察,巡前互通监督检查、专项审计情况明确靶向,巡中2次集体会商共同研判重点问题,巡后聚焦发现问题合力推进整改,共发现4方面136个问题。
既要加强对内贯通,也要加强对外协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监督与党委督查、审计、财会、统计等其他监督主体的定期会商、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协同联动机制,最大化凝聚监督合力。濮阳市纪委监委召开发改、水利、环保等主责部门专项监督工作推进会,督促8家职能单位认真自查自纠,对发现的16个问题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确保落实到位。
开封市纪委监委围绕机制建设、力量整合、信息互通等方面,主动加强与审计机关的日常协调对接,提请审计部门全程介入,夯实协作基础,形成有机联动的工作格局。
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重中之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整改落实中央和省委环保督查发现的问题等,对能立即整改的问题重拳突击,迅速整改到位,确保及时销号;对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整改措施,明确工作流程、时间节点和责任主体,加强跟踪督办,限期完成整改。
郑州市纪委监委对中牟、荥阳等下发纪检监察督办通知书,向市域内14个县(市、区)推送河湖“四乱”、矿山生态修复等问题,为河美水秀、城河一体的黄河生态底色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鹤壁市纪委监委建立涉水领域“一表双台账双清单”,明确涉水重点工程项目、涉水领域行政审批事项、涉水领域行政处罚事项,动态跟踪监督重大项目建设、相关职能部门权力运行等情况,形成“一线监督、发现识别、偏差纠正、源头治理”监督闭环。
把查办案件、加强教育、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典型案件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深入剖析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查找制度空白点、权力风险点、监督薄弱点,督促全面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确保老问题不再犯、新问题不发生,努力取得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省自然资源厅出台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条例等,省应急厅对沿黄流域省辖市234座尾矿库实行差异化监管,从源头防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风险。(刘淑娟)
上传|杜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