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亲清茶社 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健康环境

发布日期:2018-12-27    来源:河南省纪委监察委网站   

“一杯清茶,洋溢共谋发展清廉香;一间茶室,传递亲密清白相处道。”在鹤壁市淇滨区投资经商的福建籍商人晋良军衷赞叹。为了协调在该区投资的工程项目进度,12月24日下午,他来到区商务局相关科室,本想沟通一下工作顺便邀请相关人员“坐坐”,没想到却被邀请到了区纪委监察委设在该局的“清亲茶社”。

“三杯茶水,也就一个小时左右,问题就全部解决了。”晋良军感到既意外又轻松。

和他一样轻松的,还有鹤壁国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明甫。

在国立光电企业走廊两边墙上清晰地挂着由鹤壁市纪委监察委制作的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十要十不准”明白卡,“不准借机敛财、不准懒政怠政、不准胡乱摊派……要坦荡真诚、亲清和谐,要减轻负担、规范执法,要立足职能、保障权益……”一张“正面清单”和一张“负面清单”,把政府服务企业应该做的、不应该做的列得清清楚楚。

建设“清亲茶社”,列出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这是鹤壁市纪委监察委合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委坚决查处以权谋私、贪污贿赂、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健康环境,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政商关系不清的突出问题,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反映官商勾结、亦官亦商的信访举报件进行全面梳理,深挖问题线索;督促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自查自纠,清理整治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入股经商办企业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研判处置,专人核查办理,防止问题线索失管失控。将查办政商交往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作为以案促改的重点,对淇滨区委原书记姚学亮等破坏亲清政商关系的典型案件,在市级领导干部层面开展警示教育;拍摄警示教育片《迟到的忏悔》,组织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观看,开展以案释纪、以案释法。研究制定全市党员干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准则,明确正面要求和纪律禁令,扎紧制度“笼子”,着力从制度层面破解政商关系顽疾;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少数,对贪污腐化、官商勾结等问题,严格落实“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以及监管部门责任。今年以来,共查处党员干部在政商关系中违纪违法问题19起,党纪政务处分18人,其中留置4人,移送检察机关6人。(鹤壁市纪委监察委)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