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8期《河南纪检监察》杂志刊发鹤壁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卫东署名文章《深化纠治形式主义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河南纪检监察》杂志2025年第8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鹤壁市纪委监委坚持把纠治形式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深度融入监督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积极营造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良好环境,以干部作风转变促工作落实,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治引领,以上率下推动作风转变。形式主义是思想问题、作风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必须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把纠治形式主义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一是督“要事”纠偏。围绕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细化实化月度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清单51项,清单式检查、节点式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打折扣、搞变通等各类倾向性问题327个,坚决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比如,从严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市纪委监委联合环保、住建等职能部门暗访检查35次,查处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力、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49个,追责问责64人。二是督“头雁”压责。把深入改进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的重要内容,以“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为重点,聚焦4个“十严禁”,深入开展“学查改”系列专项行动,市四大班子带动市县两级全覆盖包联40个涉农乡镇(街道)、856个村和1759家“四上”企业,排查整改社会治理问题916个,解决企业问题375个、涉农问题295个。市委、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对13名县区、市直单位“一把手”进行“面对面”约谈提醒,通报责任落实、工作推进、干部作风等方面问题,推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三是督“行权”促治。围绕项目工程建设等任务落实过程中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权力行使关键环节,推动发展改革、住建、工信等部门构建明晰权力运行的“可为清单”、纪律规矩的“负面清单”;常态化、全过程监督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制度执行情况,列席会议653次,叫停不规范议题或不符合事项51个,推动完善议事规则和集体决策程序82项。比如,紧盯招标投标关键环节,推进“评定分离”改革,建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负面清单”,优化完善《鹤壁市公共资源交易异常项目复评工作规程》等制度规定54项,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规范招投标领域权力运行。
鹤壁市淇滨区纪委监委借助“互联网+监督”方式,在公共场所张贴在线监督二维码,广泛收集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四风”问题线索。(尚翔 摄)
坚持靶向施治,精准有力整治突出问题。形式主义表现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履职尽责过程中,必须紧盯重点难点动真碰硬、猛药去疴。一是抓基层减负。聚焦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市级层面发文、开会分别同比下降9.8%、7.3%,开展督查检查考核事项9项,督促出台《鹤壁市市直单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注意事项》,明确10个方面50项具体要求,确保应减尽减、能减必减落到实处。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推动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其中基本事项清单平均111项,配合事项清单平均77项,收回事项清单平均92项,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 。二是抓项目建设。把防范经济发展特别是项目建设中的不按规律办事、盲目大干快干的政绩冲动作为重点,推动成立项目评审鹤壁投资项目评估服务中心,落实市委“两支持、两反对”(支持未来产业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反对低端低效项目和形象工程项目)要求,围绕项目建设必要性、资金使用合理性等核心要素进行重点审查,评估政府投资项目113个,优化压减60个、暂缓实施9个、不予实施5个。持续整改整治“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新形象工程”问题,排查政府和国企投资项目暨乡村振兴领域项目1130个,发现手续不全、效益未达预期、帮扶产业项目利用不充分等问题45个,完成整改39个。三是抓营商环境。把纠治涉企行政执法、政务服务、惠企政策落实等方面问题融入日常,梳理明确24项监督重点,联合发展改革、司法等部门开展一线督查57次,开列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持续跟踪督办,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75个。针对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任性检查等问题,推动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创新建立入企联合检查、服务机制,确定多部门多业务联合检查事项清单103项,实行问题隐患与服务诉求“双清单双交办”,全市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83%。紧盯“小鬼难缠”、吃拿卡要、久拖不办、推诿扯皮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立案47人,留置16人,处理处分73人,移送6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1份,督促完善制度42项,以有力监督提高治理效能。
坚持源头治理,激浊扬清营造新风正气。纠治形式主义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正本固元、在源头治理上防患未然,着力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推动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各级党校主体班教学计划,督促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对形式主义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增强克服形式主义的信念和信心。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次编发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摄制《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专题警示教育片,分层级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组织全市3500余名领导干部参加集中阅看和思想交流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切实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二是强化制度保障。推动研究制定《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十六条措施》《鹤壁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负面清单》等,在市级层面设定“红线”;紧扣《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明确的七个方面内容,以改革思维把工作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制度机制,为具体操作层面划定“界线”。比如,针对考核评比过多问题,印发《考评工作负面清单》,明确规定“十不得”。锚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要求,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完善系列配套制度。比如,针对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问题,印发《鹤壁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关于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相关事项的通知》等,明确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借用教师等6方面26条禁止性或限制性事项。三是强化正向激励。坚持把严管厚爱统一起来,研究制定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澄清正名、容错纠错等系列操作规程,打好激励担当作为“组合拳”,推动形成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开展惩治诬告陷害行为专项行动,处理诬告人73人,为141名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干部进行澄清正名,让实干者吃下“定心丸”,释放出向诬告者亮剑、为干事者撑腰的强烈信号。持续深化“暖心式”回访教育,建立回访长效机制,全面掌握回访对象客观情况及思想动态,引导回访对象端正态度、重振精神,开展回访教育259人次,激励干部从“有错”变“有为”。
打印